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歷年電子報

【快樂教育專欄】快樂法則2-培養孩子自我教育的能力

文/陳常向

  「孝子」、「孝女」的定義,在現代已從孝順的子女轉變為孝順子女的父母,是少子化原因使然?是豐衣足食的經濟環境使然?「溺子族」所造成的後果,不只父母愈發無法教養叛逆的孩子,也讓孩子無法養成自理能力、抗壓能力差、不會控制情緒…,造成社會更多的「啃老族」,更多的社會問題,往往令人聞之唏噓。

  在《史賓塞的快樂教育》中提到「一個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的孩子,他的自我教育能力也會比較差」,而「自我教育並不僅只獲得知識,它也包括自我生存能力的獲取」,而這種生存能力的養成,在快速競爭的現代社會中,對孩子而言才是最重要的,畢竟父母很難呵護孩子一生,所以聖經告誡父母:「不忍用杖打兒子的,是恨惡他;疼愛兒子的,隨時管教。」

  關於教養,隨著愈來愈多的父母覺醒,已經成為頗受重視的顯學,眾多書籍報刊媒體都在討論著,但孩子的問題卻沒有減少,是否是父母寵愛孩子的天性,父母其實知道應該怎麼教養更好,但實行起來卻有更多的「捨不得」,最終又妥協、放棄?

  又更多父母因為沒空管教小孩,或為了哄小孩,或者自己本身就沈迷網路,讓孩子們從小就變成低頭族,在電視、電腦、遊戲機所營造的虛擬世界中成長,惡性循環,父母便把教養的責任交給老師,推託給社會,這也是應該反省的。

  日前筆者在聆聽一場由曾任IBM、GTE、AT&T等跨國大公司企管顧問的葉祖堯教授夫婦的演講中,分享教養子女的經驗,方法是與孩子共同討論,一起分享對家庭的夢想、談到家庭對每個人的重要性,談談到希望家人怎麼對待自己,彼此該如何對話、如何一起娛樂、哪些事情他們想要一起做、哪些事情他們想要個人單獨做…,他們共同討論出家庭的願景,記錄下來形成公約,並把它貼在家裡最容易被看見的地方-冰箱上,讓每個人可以時時檢視,經常提醒自己。

 

  父母與子女建立溝通的方式,和孩子一同學習一同成長,減少疏於或過度地付出關懷,創造一個快樂的家庭環境,孩子希望的未來。
  

參考書目:

赫伯特 史賓塞著/史賓塞的快樂教育,新手父母,城邦文化出版。

葉祖堯、周瑞芬著/領導力,自我提昇及幫助他人提昇的旅程。

 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