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歷年電子報

【希望哲學專欄】愛與希望

文/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  張英陣

  記得小時候父母曾帶我去看過一部名叫〈孤星淚〉的電影,對於裡面的劇情依稀只記得是一位從監獄出來的犯人,為了救人而暴露了身分,因此一路被警察追捕。後來家父為我說明劇情,也只記得父親說,劇中的男主角因為偷麵包而被關進監獄,出獄後做了許多善事而已。也許是當時年紀還小,嚴格說起來對這部電影的情節並沒有甚麼感觸。

  長大之後才知道〈孤星淚〉這部電影改編自19世紀法國大文豪雨果的小說〈悲慘世界〉。十年前,我曾有機會在英國倫敦小住了幾個月,也因此愛上了音樂劇,尤其是對〈悲慘世界〉這部音樂劇特別有感觸,甚至到有點入迷,曾經到劇院看了幾回,而每次欣賞都非常感動,之後還買了該劇不同本版本的光碟。一個多月前知道〈悲慘世界〉音樂劇所改編的電影,於農曆春節期間將在台灣上映,那時就非常期待,打算年假期間能有機會去電影院觀賞。不過聽說有台灣的民眾反映,在大過年時候上演〈悲慘世界〉會不會觸霉頭。我相信只要對〈悲慘世界〉稍有認識的人大概都會認為,劇情對當前社會應該會有正向的啟示。

  上星期我又把中譯本的〈悲慘世界〉小說翻出來閱讀,為了想確認某些情節,還找出英文譯本相互對照。我總覺得雨果在這部小說中所要表達的不外乎寬恕、愛、正義與希望幾個核心價值。故事的背景發生在19世紀初的法國,小說中的主角尚萬強只為了幼小的甥兒飢餓而去偷麵包,因此入獄服刑19年,在牢獄中受盡折磨。任何人遭受這種悲慘的命運,再加上出獄之後因為罪犯的烙印而備受歧視,我相信許多人會因此充滿怨恨。尚萬強就是這樣的人,心中有無限的怨恨,可是怨恨能為個人與社會帶來甚麼呢?也許只是人與人之間更多的仇恨而已。

  充滿怨恨的尚萬強在走投無路之際,沒想到遇到了米里耶主教,主教竟然對他以兄弟相稱,並且以款待貴賓的規格邀他共進晚餐,最重要的是還寬恕他偷竊了相當貴重的燭台,因而給了尚萬強開啟新生活的希望。這雖然是小說的開頭,但已經開啟了整部小說的精神。在我們的社會中,我們有著不同差異的背景,但我們能像米里耶主教一樣平等對待眾生嗎?我們能不執著於自己的財富,而願意與他人分享嗎?當他人有過失之時,我們願意選擇原諒寬恕他人嗎?在雨果的〈悲慘世界〉中,我們會因為人民的悲慘而發出正義的怒吼,而更進一步的是以慈悲化解悲慘,只有愛才能讓個人與社會擁抱希望。

  雨果在〈悲慘世界〉的序言中提到,只要這個世界尚有無知與悲慘的存在,那麼〈悲慘世界〉這樣的書就有其益處。在當今的社會中,許多人的貪、嗔、癡不下於雨果小說中的時代,我相信〈悲慘世界〉對當代社會仍有啟示。就請讀者們自己去發掘吧!下回希望能看到您們在這份e報上的分享。

TOP